2015-02-24

葛拉瑟 Glasser

現實治療法的創始人物葛拉瑟(William Glasser)表示,人能有自由作自己的選擇,重點放在當事人要弄清自己在做什麼,並以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來解釋人的總和行為。

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現實治療法中假設大腦是一個選擇系統,所有的行為都是系統選擇用作滿足心理及生理需要。因此Glassery在1970年代後期在現實治療法中加入控制理論,後來,Glasser將控制理論易命為選擇理論,認為人當選擇該行為能滿足人類的需求時,則為有效控制

Glasser認為人的基本需求,人一切的行為皆源自於為滿足這些需求所採取的策略和抉擇
  1. 生理(Physiological Need):身體上(對食物、溫暖及休息)、生存上(求生怕死)
  2. 歸屬感(Belonging):愛與被愛
  3. 權力感(Power):控制權 、成就和掌握
  4. 娛樂趣味感(Fun):學習、遊樂、運動、放鬆
  5. 自由感(Freedom):自由自主選擇 、行動

整和行為由四個要素來決定
Glasser將此四個要素比喻作車子的四個輪子,前輪(行動與思考)是引導方向的,人要有足夠的能力來決定要走的方向與目標
  1. 思考(thinking, T):自發的或非自發的想法,正向或負向的想法
  2. 行動(action, A):說話、走路、起床、工作
  3. 感覺(feeling, F):多元複雜的情緒;因思想與行動而變
  4. 生理反應(physiology, P):自發與非自發反應,如精神好或臉紅脖子粗


看到成績單,慘了!考這麼糟(內心世界與理想世界不一致),產生兩種選擇或重組
  1. 積極方向:下次要考好(T)→找老師討論找出失敗原因(A)→感覺積極興奮(F)→生理上是熱切與健康的(P)
  2. 消極方向:下次沒希望(T)→睡覺、喝酒(A)→感覺失望難過(F)→生理上是不健康的(P)


偏差行為的處理原則
  1. 讓學生確認自己的需要及目標(目的)
  2. 讓學生確認自己的偏差行為
  3. 讓學生為自己的行為做價值判斷
  4. 讓學生擬定行為改變計畫
  5. 讓學生對計劃許下承諾,以示負責
  6. 徹底執行計劃,不接受任何理由
  7. 評估、修正直到問題解決


現實治療法的實務作法─WDEP系統(由Wubbolding提出)
  1. 需求(W, wants):整個諮商歷程中持續不斷探索當事人的需求與知覺。例如:你想成為甚麼樣的人?你想擁有什麼?你想改變嗎?什麼東西阻擋了你的改變?
  2. 行動(D, doing or direction):強調目前的行為,較不討論過去的事與過去的失敗。且不專注於態度和感覺,而著重於當事人正在做的事或正在想的事。例如:你現在正在做什麼?這一星期來你做了什麼?你明天想做些什麼?
  3. 評估(E, evaluation):鼓勵當事人以自己的需求、知覺情形、總和行為為基礎,做價值判斷(主要任務),評估自己的行為是否可以幫助自己得到想要的東西?例如:你正在做的事是對你有利還是有弊?你現在做的事是你想做的嗎?你所想要的合乎實際嗎?你能獲得嗎?
  4. 計畫(P, plan):幫助當事人澄清可以滿足其欲望的方法,並擬定行動計畫,還要承諾執行。計畫的原則:簡單、可獲得的、能測量的、立即性的進行、投入、當事人能控制、承諾、持續執行

社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

一、學生自律行為的養成
認為個體觀察別人行為而產生替代學習之外,也會經由自我觀察而學到某種新的行為,亦即自律(self-regulation) 行為的建立。自律是個人根據自己的價值標準評判自己的行為,從而規範自己去做該做的事,或避免不該做的事。顯然,培養學生行為自律,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無論是消極的遵紀律守法則,或是積極的尚倫理崇道德,都是先從培養學生自律行為做起。不過,在傳統教育上,教學生自律,都是先由他律開始;因為一般相信,個體人格成長與獨立的歷程,都是先由他律學到自律,然後才由自律學到自治。

二、自律行為養成的心理歷程
班杜拉並不採取由外控管理以養成學生自律的觀念。他認為,自律行為也是經由觀察模仿的歷程養成的。前面曾經提到觀察學習分為四個階段。班杜拉將最後動機階段的意義延伸,從而發展成他的自律行為養成的三階段歷程理論。以下是該理論的要義:

(一)自我觀察 (self-observation):指個人對自己所作所為的觀察。自我觀察可在行為的當時,也可在行為之後;前者通常稱為自覺,後者通常稱為自省反省。使用自我觀察時最簡單原則是,讓學生自行記錄,記下何時、何地、做了何種不當行為。曾有國外學者用此法研究八年級不按規定做作業的行為,規定自己每次把不做作業的事實記下來,不久之後發現該生拖延作業的行為大為改進。

(二)自我評價 (self-evaluation):指個人經自我觀察後,按照自己的行為標準評價自己的行為。在傳統教育上,一般相信兒童用以評價行為(包括自己和別人)的標準,是由成人教導的。班杜拉則認為,自我評價也是經由觀察學習中向楷模學來的。兒童在社會情境中,觀察楷模人物(包括父母、教師、同學等)所採行的標準,及其成功後獲得獎勵,或失敗後受到懲罰的間接經 驗,從而以替代學習的方式,建立起對自己或對別人行為評價的標準。

班杜拉對此種經由替代學習建立的自我評價標準,稱之為自定標準(self-generated stand-ard)。根據多次研究結果,班杜拉向父母和教師們建議:身為楷模供兒童模仿學習時,對自己的行為標準不宜走得太低,也不宜走得太高。太低了自己得不到成就感與滿足,兒童會因而學到自我渙散;以身作則影響兒童學習行為規範時,不宜只從自己的理想去建立標準。有些父母過份重視自己的成就,難免對子女期許過高;過度望子成龍的結果,可能造成子女人格發展困難。
   
(三)自我強化 (self-reinforcement):指個人按自訂標準評判過自己的行為之後,在心理上對自己所做的獎勵或懲罰。在此情形之下個人受到的獎勵或懲罰,施者與受者都是個人自己,故而稱為自我獎勵(self-re-ward)或自我懲罰(self-punishment)。自我獎勵是個人對自己正確行為的肯定,在意義上正符合「正強化」原則。自我懲罰是個人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否定,否定後如果知過能改,改以正確行為替代錯誤行 為,從而免除因自我懲罰而引起的愧疚,在意義上也符合「負強化」原則。不過,此類強化不像斯肯納理論中所指的外在因素,而是個體在心理上自我反省後所做的 自我評定,故稱為自我強化。顯然,自我強化是養成學生自律行為的重要心理歷程。

賽爾門 Selman

角色取替論

  1. 第0階段─自我中心期(3-6歲):認為自己所想的就是別人想的。
  2. 第1階段─主觀期(6-8歲):發現別人的想法可能與自己不同,但自己無從瞭解。
  3. 第2階段─自我反省期(8-10歲):具第二者的觀點。發覺自己與他人想法間有關係,故會嘗試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斷他人的想法。又稱第二人觀點期。
  4. 第3階段─相互觀點期(10-12歲):具第三者的觀點,能以第三者的角色分析他人的事情,屬]層層包裹式思考。又稱第三人觀點期。
  5. 第4階段─深層社會觀點期(12-15歲):體認到社會上的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經約定俗成後形成社會規範,全體共同遵守。公德心為一例。


友誼發展階段論

  1. 暫時性玩伴(3-7歲):友誼的建立主要考量為利益(他跟我一起玩,不會打我)
  2. 單方協助(5-9歲):好朋友是要能滿足我的需求且能知其好惡(我不和他好了,因為他不借我戰車)
  3. 雙向合作(6-12歲):公平氣氛下的合作,瞭解友誼是雙向的付出與獲得,但仍沒有永遠的朋友,即仍無共患難關係(我無聊的時候,他會陪我玩,在他無聊的時候,我也會陪他)
  4. 親密互享(9-15歲):親密與相互分享,對朋友的獨占性加強,承諾是有意義的,女孩發展出親密的友誼(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願意告訴他秘密)
  5. 自主相互依賴(12歲以上):為了彼此依賴及自主相互尊重對方的需求(這次他不能幫我,我相信他一定有不得已的原因)

2015-02-23

諮商理論

理論取向
目的
代表學派
代表人物
要點
心理分析
協助個體察覺問題、獲得領悟
心理分析
佛洛伊德Freud
1.     本我、自我、超我
2.     潛意識
3.     防衛機轉
4.     人格發展5階段(性)
榮格Jung
1.     自我結構含:個人潛意識+集體潛意識(文化取向)
2.     人格動力:生命需求、欲力
3.     性格類型:內向vs外向
個體諮商
阿德勒Adler
1.     個體心理學、自我決定論
2.     人格在社會中形成(反對潛意識和欲力觀點)
3.     動力:追求卓越/克服自卑
4.     家庭星座理論
行為主義
協助個體改變問題行為
行為諮商
斯金納Skinner
1.     環境決定論
2.     系統減敏感法洪水法自我管理、認知重組、楷模學習、內爆法、嫌惡治療法
認知治療
協助個體修正錯誤的觀念及非理性想法
緒諮商
艾里斯Ellis
1.     非理性信念→理性
2.     ABC理論(事件、信念、結果、駁斥、效果、新情感)
現實治療
葛拉瑟Glasser
1.     重視遺傳與環境的影響
2.     瞭解現實→接受+負責
3.     協助當事人有效地滿足心理需求(愛、自我價值)
4.     建設性爭論、言語震驚法
溝通分析
伯恩Berne
1.     P父母-A成人-C孩子
2.     團體治療情境(如教師)
3.     角色扮演,破除原始腳本
認知治療
貝克Beck
1.     自省、澄清、修正認知
2.     排除災難化心理
人本主義
協助個體自我成長、發掘潛能
個人中心諮商
羅吉斯Rogers
1.     非指導性,強調良好關係
2.     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注、同理心
存在主義
完形治療
皮爾斯Perls
1.     統整內在衝突
2.     自我對話遊戲、空椅法
意義治療
法蘭克Frankl
1.     發現生活中的生命意義
2.     矛盾意向法、去反射法
其他

焦點解決短期
心理諮商SFBT

1.     運用當事人個人資源
2.     解決—建構
3.     目標問句、例外問句、假設問句、量尺問句

2015-02-04

常模參照與標準參照


常模參照測驗
標準參照測驗
相同點
1.      均與學習工作的成就領域相關,且均具有甄別學生目的。
2.      皆需明確陳述教學目標作為編製測驗之原則。
3.      均參考應用同一套常見編擬有效試題原則。
4.      盡量控制影響誤差的各種因素。
5.      均使用各種不同測驗類型。
6.      均會重視有利於測驗結果解釋的各種因素。
7.      二者皆重視測驗結果的信度。
量尺準點
中間、事後決定
二端、事前決定
變異性
分數變異性愈大愈好
分數變異性愈小愈好
計分方式
百分等級或標準分數
二分類數字
用途
分班編組(安置性、總結性評量)
補救教學(形成性、診斷性評量)
試題代表性
學習範圍較廣,每一範圍試題較少
(強調試題的鑑別力)
學習範圍較窄,每一範圍試題較多
(強調試題在學生學習工作表現)
測驗計劃性質
使用雙向細目表
使用詳細的教材領域細目表
評量功能
鑑別
檢定
效度考驗
內容效度、建構效度、效標關聯效度
內容效度

難度P與鑑別度D

難度P = 答對人數 / 總人數 (X100)
  • 數值越大 → 越簡單
  • 數值越小 → 越困難

鑑別度D = 高分組答對百分比 / 低分組答對百分比
  • 數值介於 —1.00 到+1.00之間
  • 指數越高 → 鑑別度越佳
  • 指數越低 → 鑑別度越差
  • 指數為0 → 沒有鑑別作用
  • 指數為負 → 錯誤解答或題目不明,試題有反向作用,應淘汰

難度P與鑑別度D的關係
  • 難度P=.50時,鑑別度為+1.00(最大值)
  • 難度太高或太低,鑑別度都下降

效度(Validity)與信度(Reliability)

1. 有效度一定有信度
2. 有信度不一有效度
3. 無信度一定無效度

效度 Validity

外部一致性信度
複本信度
指兩份測驗相同目標的測驗做比較
再測信度
同一張考卷再測驗一次
評分者信度
多個評分者之間的相關
內部一致性信度
折半信度
指一份測驗中前半或後半題目與全部題目做比較
庫李信度
折半到一題對一題來比較
a係數信度
多重計分

內容效度
:測驗內容的代表性
  1. 抽樣效度:量表所包含的項目是否能代表母體構念的項目。內容效度的高低,端賴項目取樣代表性之大小而定。
  2. 表面效度:是指量表項目和形式上,給人的主觀印象,如果該量表從外表來看,似乎確實可適切地測量其欲測的特質或行為,便稱它具有表面效度。
效標關聯效度:分數與外在效標的關連性。又稱實用效度或實証效度,意指這種效度應建立在實証資料之上。
效標:用來顯示測量工具所欲測量或預測的特質之獨立量數,作為檢定效度的參考標準。
  1. 同時效標:是指測量工具與效標同時存在。例如,以「口袋中零用錢」(屬測量工具)衡量受訪者的「所得」(屬效標)高低,假如兩者相關很高,則「同時效度」高。
  2. 預測效標:是指測量工具出現在校標之前。例如,研究者自編「成就測驗」(量表)即可用預測兩年後研究生英文成績當效標,假如兩者相關很高,則表示該量表「預測效標」高。
構念效度:測驗能依據某種理論概念加以解釋的程度。
  1. 收歛效度:指來自相同構念的這些項目,彼此之間相關性高。如若要衡量相同的東西(筆試、口試),則所得分數(結果)應相同(筆試與口試成績之相關要高)
  2. 區別效度:是指來自不同構念的項目,彼此之間相關性低。

信度 Reliability

1. 測驗長度越長,信度越高;反之越低。

2. 測驗內容越多元,信度越低;測量目標越單一,信度越高。


外部一致性信度
複本信度
指兩份測驗相同目標的測驗做比較
再測信度
同一張考卷再測驗一次
評分者信度
多個評分者之間的相關
內部一致性信度
折半信度
指一份測驗中前半或後半題目與全部題目做比較
庫李信度
折半到一題對一題來比較
a係數信度
多重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