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名稱 
 | 
  
   
定義說明 
 | 
  
   
例 
 | 
 |
| 
   
顯著課程 
 | 
  
   
正式課程 
 | 
  
   
有確定的課程目標,依照課表授課的課程 
 | 
  
   
七大領域、科目、日課表 
 | 
 
| 
   
非正式課程 
 | 
  
   
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學習經驗,較少採用正式課程的教學型態,受到的課程控制較少,學校的自主性較大,對於學生的影響比較自然、間接。 
 | 
  
   
運動會、園遊會、各種競賽活賽、聯課活動或社團活動、朝會、畢業典禮等。 
 | 
 |
| 
   
潛在課程 
(內隱課程) 
 | 
  
   
為一種隱藏在學校的各種情境中,非預期、非計畫的知識、價值、規範或態度,可能有利、可能有害,學生在不自覺中被影響,。 
 | 
  
   
意識型態、教師人格示範、校園環境安排、教師期望、教科書、參考書等。 
 | 
 |
| 
   
懸缺課程 
(空無、虛無課程) 
 | 
  
   
「當教而未教」,遺漏的知識、能力或態度。(Eisner提出) 
 | 
  
   
衝突面、二二八事件 
 | 
 |
| 
   
空白課程 
 | 
  
   
不指定授課科目及內容,由學校與教師視實際需要,彈性設計符合學生需要的學習活動。 
 | 
  
   
九年一貫中20%的彈性課程 
 | 
 |
| 
   
聯課活動 
 | 
  
   
配合正課具有整個聯絡計畫的活動。 
 | 
  
   
自治活動、學術、藝能 
 | 
 |
| 
   
未置課程 
 | 
  
   
有意不教的 
 | 
  
   | 
 |
2015-02-04
課程結構(依學校課程結構區分課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