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取向 
 | 
  
目的 
 | 
  
代表學派 
 | 
  
代表人物 
 | 
  
要點 
 | 
 
心理分析 
 | 
  
協助個體察覺問題、獲得領悟 
 | 
  
心理分析 
 | 
  
佛洛伊德Freud 
 | 
  
1.    
  本我、自我、超我 
2.     潛意識 
3.     防衛機轉 
4.    
  人格發展5階段(性) 
 | 
 
榮格Jung 
 | 
  
1.    
  自我結構含:個人潛意識+集體潛意識(文化取向) 
2.    
  人格動力:生命需求、欲力 
3.    
  性格類型:內向vs外向 
 | 
 |||
個體諮商 
 | 
  
阿德勒Adler 
 | 
  
1.    
  個體心理學、自我決定論 
2.    
  人格在社會中形成(反對潛意識和欲力觀點) 
3.    
  動力:追求卓越/克服自卑 
4.    
  家庭星座理論 
 | 
 ||
行為主義 
 | 
  
協助個體改變問題行為 
 | 
  
行為諮商 
 | 
  
斯金納Skinner 
 | 
  
1.    
  環境決定論 
2.    
  系統減敏感法、洪水法、自我管理、認知重組、楷模學習、內爆法、嫌惡治療法 
 | 
 
認知治療 
 | 
  
協助個體修正錯誤的觀念及非理性想法 
 | 
  
理性情緒諮商 
 | 
  
艾里斯Ellis 
 | 
  
1.     非理性信念→理性 
2.    
  ABC理論(事件、信念、結果、駁斥、效果、新情感) 
 | 
 
現實治療 
 | 
  
葛拉瑟Glasser 
 | 
  
1.    
  重視遺傳與環境的影響 
2.     瞭解現實→接受+負責 
3.    
  協助當事人有效地滿足心理需求(愛、自我價值) 
4.    
  建設性爭論、言語震驚法 
 | 
 ||
溝通分析 
 | 
  
伯恩Berne 
 | 
  
1.    
  P父母-A成人-C孩子 
2.    
  團體治療情境(如教師) 
3.    
  角色扮演,破除原始腳本 
 | 
 ||
認知治療 
 | 
  
貝克Beck 
 | 
  
1.    
  自省、澄清、修正認知 
2.    
  排除災難化心理 
 | 
 ||
人本主義 
 | 
  
協助個體自我成長、發掘潛能 
 | 
  
個人中心諮商 
 | 
  
羅吉斯Rogers 
 | 
  
1.    
  非指導性,強調良好關係 
2.     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注、同理心 
 | 
 
存在主義 
 | 
  
完形治療 
 | 
  
皮爾斯Perls 
 | 
  
1.    
  統整內在衝突 
2.    
  自我對話遊戲、空椅法 
 | 
 |
意義治療 
 | 
  
法蘭克Frankl 
 | 
  
1.    
  發現生活中的生命意義 
2.    
  矛盾意向法、去反射法 
 | 
 ||
其他 
 | 
  
焦點解決短期 
心理諮商SFBT 
 | 
  
1.     運用當事人個人資源 
2.    
  解決—建構 
3.    
  目標問句、例外問句、假設問句、量尺問句 
 | 
 
2015-02-23
諮商理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